近日来,京城戏剧界的一大热点当推林兆华及其戏剧工作室制作的话剧《三姊妹·等待戈多》。由于剧组阵容强大而形成的号召力,以及林兆华多年来在戏剧界树立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消息传出伊始,不论圈内圈外,人们都怀着极大的兴趣买票走进首都剧场的大门,等待着这出戏带给他们的冲击。然而戏演完了。观众反应冷淡,与原先的那种热情的期望值形成鲜明的对比。何以会出现这种反应呢?让我们看看各方面的评论吧。
普通观众:实在看不懂,还不如不看
面对许多中途退场的观众,笔者采访了其中几位,其中一位中学生告诉我们:“我在学校听说过‘三姊妹’非常好看,是契诃夫经典剧作,也听说过‘等待戈多’非常有名。可今天看起来难受极了,也许话剧就是这样,可我实在坐不下去。可能我水平太低,看不懂这些高档次的艺术,还不如不来呢。”一位老人告诉我:“我看了人艺不少话剧了,可就是没有像这出话剧这样让人不明白的,我看不懂哇,想想回家算了。”而对许多一直坚持到终场的人群,笔者也作了一些采访。他们大多是一些大学学生和从来没有看过话剧的白领阶层。一位学生告诉我:“‘三姊妹’与‘等待戈多’我都知道,虽说不能讲全部通读过剧本,但意思、内容我都理解一些。像今天这种话剧形式我还是第一次接触,挺沉闷的,睡着了好几次,实在看不懂,这与我们所了解的剧本不一样。但这种不一样的东西我也应该看完,这也是积累了解嘛,不然今天白来了。”另一位在外资企业供职的年轻人对我说:“我从来没看过话剧,今天是朋友请我来的。这部话剧让人挺难理解的,为什么有人在旁边不停地说呢(指旁白者),为什么台上两堆人不管对方呢?我看不懂,也不想去懂,总之让人觉得挺怪的,也挺累的。退场不礼貌,看戏应该有文明,不然我的朋友也会不高兴。”
创作者:“不能太迁就观众”
带着观众的疑惑,我们在戏散后的交流会上,也采访了导演林兆华。他对此说明了他的观点:“戏剧工作者不能太迁就观众,我不能总被他们的欣赏习惯牵着走。这部戏的确走在了观众欣赏习惯的前面。我在艺术创作上从来不喜欢那种廉价的情感泛滥的东西,我的作品需要观众去动脑子,我喜欢这种让观众主动思考的形式。怎么能让一种欣赏的模式限制一切呢,怎么能让一种戏剧观众指导一切呢?所以,我的作品就是这样,不去作迁就观众的追求。”
专家评说:艺术创作应有个性,也应找到与观众的契合点
许多专家对《三姊妹·等待戈多》感慨良多。笔者带着创作者与观众两方面的观点采访了他们。一位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授这样说道:“林兆华是我国戏剧界一位重要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总在创新,一会儿是现实主义的,一会儿是荒诞主义的,让你不断地感受到他努力创新的精神,这种探索精神是不可多得的。我认为,一部作品在艺术创作上要有个性,但“个性”更应该建立在与观众交流的基础之上。就《三姊妹·等待戈多》而言,可看性确实不大。我是带了好几位圈内的朋友去看戏的,之后连他们都说看不懂,更何况普通观众。舞台上没有矛盾冲突,没有行动,只有台词,这样就无法让观众来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好看是什么意思,是观众根本不去深入不与你交流的意思,靠行动支撑的戏剧则根本无法起到对观众的感染作用。就这点而言,我认为我们应该与观众建立联系,要给他们一把钥匙去理解。”
一位话剧研究所的老专家说:“可读性不能代替可看性。我反对庸俗的取悦观众的东西,但没有可看性就没有艺术性。人们怎么会去研究思考一部沉闷无趣的作品想告诉自己的是什么东西呢?林兆华的这种尝试是可敬的,但艺术家的喜好不能绝对对立于观众的喜好,这种对立往往形成隔离,隔离是相当可怕的。我认为,任何艺术创作都应与观众找到一个契合点,这样才能有意义地完成艺术创作。”